近年來,公職人員用微信辦公的情形越來越普遍,不少機關單位建立了微信工作群。
微信已經不是單純的社交軟件了,變成了辦公軟件。微信辦公,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在文件的傳送方面。但實際上,很多工作文件,是不能通過微信發送的,近年來,就有部分公職人員因微信辦公違規,而受到了相應的處分。
案例一:緊急傳達致泄密
2016 年 10 月,某市市委某部門為部署相關敏感工作,印發了涉密文件,并通知該市 29 個鄉鎮派人簽字領取文件。某鄉政府干部洪某到市委領取文件后,認為事件緊急,又正值深夜,于當晚將該件拍照發送到鄉政府微信群。群成員楊某看到后,立即轉發到其他微信群。之后,該件被數次轉發到多個微信群和微博,造成泄密。
案例二:匯報工作致泄密
2017 年 10 月,某單位辦公室副主任肖某,為向在外檢查工作的分管領導匯報工作,找到保密員趙某查閱文件,擅自用手機對 1 份機密級文件部分內容進行拍照,并用微信點對點方式發送給在外檢查工作的領導。案件發生后,有關部門撤銷肖某辦公室副主任職務,并調離辦公室崗位;給予負責管理涉密文件的趙某行政警告處分;對負有領導責任或監管責任的李某、秦某和邵某進行誡勉談話,并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案例三:領導交辦致泄密
2017 年 10 月,某縣司法局從機要局領取 4 份涉密電報后,交給跟班學習的劉某。因當時為十一長假期間,單位放假,劉某便將 4 份文件報頭拍照后發至司法局工作微信群,并請示局長何某如何處理,何某在群里說電報內容不是很清楚,讓劉某把文件內容發到群里告知大家。隨后劉某將文件內容全文拍照后上傳至群中。案件發生后,有關部門給予何某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按科員安排工作;給予其他責任人何某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楊某行政警告處分,對劉某作出延期轉正處理。
案例四:誤點誤傳致泄密
2015 年 3 月,某廣播電視臺所屬報社總編辦工作人員陳某在接到臺總編室的一份涉密文件后,為迅速將文件內容告知正在北京指揮兩會報道的報社副總編牛某,用手機將通知拍成圖片后準備通過微信發給牛某。陳某使用計算機登錄微信發送圖片,在操作時突然彈出一個微信群窗口,導致誤將圖片發到該微信群,并通過該群外泄。案件發生后,直接責任人員陳某受到辭退處理,報社總編辦主任張某受到停職檢查處理,總編室主任陳某受到停職反省處理,報社總編輯秦某受到通報批評、扣除績效處理。
對于公職人員來說,手機使用保密須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