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度探討無人機技術革新與低空經濟發展路徑,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近日," 智匯無人機 · 低空經濟啟航 " 沙龍在天開津南園海棠眾創大街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匯聚了來自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天津大學航空航天研究院、航天恒星科技、成都伏羲校效通等相關單位的 40 余名產學研各界專家學者、企業創始人及行業精英,共同探討無人機技術前沿、應用場景拓展及產業政策機遇。活動中,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朱鵬飛教授指出,建設智慧城市數字化升級的空中基礎設施、構建城市低空空域數字視網膜網絡、提升感知能力是突破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并以此為出發點提出解決方案——其團隊搭建的 VisDrone 百城百景數據平臺:以 "1" 個大規模數據基座、"4" 個工具鏈平臺、"N" 種場景模型算法作為低空經濟升級的 " 三把鑰匙 ",聚焦交通、治理、安防三大城市痛點,打造智能云服務、工具平臺、AI 算法、終端用戶群體協同的低空經濟新生態。
在自由交流環節,與會嘉賓圍繞低空經濟的市場潛力、如何共建良性發展生態、無人機的場景應用與政策機遇等話題展開探討。國防科大校友、無人機產業專家殷洪兵認為,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多方的分工協作,尤其是政策引導、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三者的緊密結合,現階段應逐步搭建低空安全體系,引導行業企業共同推動低空經濟從 " 工具替代 " 轉向 " 價值創造 " 的跨越式發展。
記者 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