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選擇主流商用臺式機時,都會要求它做到辦公與生產力性能可以滿足辦公與大多數生產力應用需求、做到高能效、對軟件應用的適應性更好、擁有出色的可維護性,甚至還要能夠更好地面對未來的 AI 應用,同時在整機采購成本和運維成本方面更具競爭力。那么這樣一臺主流的商用臺式機,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處理器呢?AMD 旗下的銳龍 8000G 系列采用 Zen4 高能效架構、擁有全大核設計、內置媲美獨顯的 RDNA3 頂級集顯和獨立 NPU,可以說具備了打造 N-0.5 代全能商用臺式電腦的 " 先天圣體 ",其中的銳龍 5 8600G,更是非常適合主流定位的商用臺式電腦機型。那么,市面上關注度也很高的 "14 核 " 酷睿 i5 14500 商用機型和銳龍 5 8600G 商用機型相比,誰更勝一籌呢?看完我們的解析,結果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
AMD 銳龍 5 8600G:N-0.5 代主流商用臺式電腦 " 必選芯 "
銳龍 5 8600G 采用 4nm Zen4 架構,擁有 6 個全規格大核和 12 線程,最高加速頻率高達 5GHz。酷睿 i5 14500 雖說總核心數量達到 14 個,但是其中只有 6 個是性能大核,其余 8 個小核頻率遠低于性能核,且大小核在企業指定的一些操作系統中可能存在調度優化不到位導致性能降低的問題,相比之下銳龍 5 8600G 的全大核設計無疑適應性更好。
此外,銳龍 5 8600G 支持 AVX512 指令集,而酷睿 i5 14500 只能支持到 AVX2,在面對需求 AVX512 浮點計算的應用時,執行效率會遠遠落后于銳龍 5 8600G,考慮到商業應用中對 AVX512 的需求會比較多,所以這一點也是銳龍 5 8600G 無可比擬的硬性優勢。
銳龍 5 8600G 內置 Radeon 760M 集顯,擁有 8 個 CU,加速頻率高達 2.9GHz,遠高于酷睿 i5 14500 內置 UHD770 集顯的 1.55GHz,實戰性能更是數倍于 UHD770。因此,不管是應對各種需要 3D 加速的生產力工具還是 AI 應用,有 Radeon 760M 加持的銳龍 5 8600G 也是遠勝酷睿 i5 14500 的。
內置支持方面,銳龍 5 8600G 默認支持 JEDEC 標準的 DDR5 5200,最大容量可達 256GB,而酷睿 i5 14500 默認支持 JEDEC 標準的 DDR4 3200 和 DDR5 4800,最大容量為 192GB。商用臺式電腦一般都會使用處理器的默認 JEDEC 內存規格,所以銳龍 5 8600G 無論是在內存頻率、內存容量方面,都完勝酷睿 i5 14500。
TDP 部分,商用電腦上的銳龍 5 8600G 和酷睿 i5 14500 一般都被設定為 65W,但是酷睿 i5 14500 由于是 10nm 制程,所以要滿血釋放性能的話,要 140W 以上才能做到。而銳龍 5 8600G 在 65W 下已經可以發揮全部性能,無疑降低了商用機對電源功率的需求,同時相比酷睿 i5 14500 在主流商用機通常配備 300W 左右電源的情況下提供了更出色的穩定性。
最后是對 AI 應用的加速能力,銳龍 5 8600G 不但擁有強大的 CPU 和 GPU,它也是首款內置 NPU 的臺式機處理器,因此可以實現 CPU+GPU+NPU 的全能 AI 加速,在面對未來的 AI 應用時,比集顯羸弱、沒有 NPU 的酷睿 i5 14500 領先了至少一代。
那么,在對應的主流商用臺式電腦上,銳龍 5 8600G 和酷睿 i5 14500 誰表現更優呢?我們找來了聯想啟天 M550(搭載銳龍 5 8600G/32GB DDR5 5200/1TB SSD)和一臺一線品牌商用主機(搭載酷睿 i5 14500/32GB DDR5 5200/1TB SSD)進行對比。
聯想啟天 M550 商用臺式機介紹
聯想啟天 M550 是搭載銳龍 8000G 的商用臺式機代表產品,我們手中這臺搭載了銳龍 5 8600G 處理器、32GB DDR5 5200(雙通道)內存和 1TB 的 NVMe SSD,沒有搭載獨顯。M550 這次搭配的主板芯片組為 AMD PRO665,基于 AM5 CPU 針腳方案。與業內常見的 2 年一換 CPU 針腳方案不同,AMD 的 CPU 插槽接口生命周期很長,上一代 AM4 接口足足使用了 8 年,歷經 AMD 五代銳龍處理器。而 AMD 已經官宣 AM5 平臺至少要支持到 Zen6 架構,對于企業客戶來說,這意味著 CPU 和主板的支持周期長,未來也擁有更多的升級可能。M550 上的這張 PRO 665 主板提供了 2 個 DDR5 內存槽并升級了兩個 M.2 SSD 硬盤位,以及 PCIe x16、PCIe x1 和 PCI 多個擴展插槽,方便企業用戶使用多種類型的擴展卡。主板也提供了 PS/2 鍵鼠接口和 VGA 視頻接口,方便使用舊設備,節省升級費用。而且考慮到用戶使用習慣,還特別將 USB 3.2 高速接口前置,而后置采用 USB 2.0。電源方面,M550 可選 180W~380W 多種電源,轉換效率不低于 85%,和能效比極高的銳龍 8000G 系列處理器搭配組建節能高效的電腦主機正好合適。
實戰對比:銳龍 5 8600G 商用臺式電腦實用性完勝
測試平臺
聯想啟天 M550(AMD 銳龍 5 8600G + Radeon 760M 集顯)
一線品牌商用主機(Intel 酷睿 i5 14500+UHD770 集顯)
●綜合性能對比
首先看看基準部分的整機綜合性能。可以看到,銳龍 5 8600G 機型 PCMark 10 Extended 綜合得分領先酷睿 i5 14500 大約 44% 之多,從子項來看,銳龍 5 8600G 領先的項目主要就在生產力、數字內容制作方面,這也很合理,畢竟 Radeon 760M 集顯性能領先 UHD770 太多了。在大家更容易理解的魯大師測試中,銳龍 5 8600G 機型總分基本和酷睿 i5 14500 持平,但是在 GPU 總分中領先了酷睿 i5 14500 一倍出頭,優勢也是巨大的。
● AVX 性能對比
銳龍 5 8600G 支持 AVX512 指令集,而酷睿 i5 14500 只支持到 AVX2,因此在用到 AVX 指令集的計算時,銳龍 5 8600G 優勢會非常明顯。從測試結果來看,雖然酷睿 i5 14500 擁有 14 核 20 線程,也照樣不敵 6 核 12 線程的銳龍 5 8600G。在處理器多媒體性能測試中,銳龍 5 8600G 甚至最多領先了酷睿 i5 14500 大約 42%,相當于跨越了兩代的水平。
● GPU 方案對比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銳龍 5 8600G 內置的 Radeon 760M 集顯,它采用與 RX 7000 相同的 RDNA3 架構,3DMark TimeSpy GPU 得分已經媲美入門獨顯,更是達到了酷睿 i5 14500 內置 UHD770 的 3 倍多。其實 UHD770 的水平也就是個滿足基礎辦公應用需求的 " 亮機卡 ",要真正在 3D 應用和生產力工具中達到高效實用的水準,還得看銳龍 5 8600G 內置的 Radeon 760M 集顯。
● AI 功能體驗
銳龍 5 8600G 不但擁有高效的 Zen4 全大核設計,也內置了強悍的 Radeon 760M 集顯,因此它在面對 AI 應用時也能表現出更好的效率和適應性。我們使用 LMStudio 對兩套商用臺式電腦進行 AI 性能測試,可以看到,在使用集顯加速的情況下,銳龍 5 8600G 機型領先酷睿 i5 14500 機型的幅度高達 212%,而在純 CPU 加速情況下,銳龍 5 8600G 機型也領先酷睿 i5 14500 機型大約 13%,即便后者核心更多,也輸給了銳龍 5 8600G。由此可見,對于未來商用領域 AI 加速功能需求越來越多的情況,銳龍 5 8600G 無疑能提供更好的適應性和工作效率,而酷睿 i5 14500 在這方面短板明顯,只能面臨淘汰。
總結:主流商用機首選 AMD 銳龍 5 8600G 機型更靠譜
簡單總結一下。從前面的詳細測試可以看到,銳龍 5 8600G 由于采用了 4nm Zen4 全大核設計,不但擁有極高的執行效率,在面對各種應用時也不會出現像酷睿 i5 14500 那樣大小核調度優化不足導致效率下降的問題,它始終都能提供最佳的性能表現。
從測試數據也可以看到,同樣在商用機默認的 65W 設定下,6 核 12 線程的銳龍 5 8600G 在 PCMark 10 Extended 測試中大勝 14 核 20 線程的酷睿 i5 14500,總分優勢高達 44%,而 SiSoftware Sandra 中的 AVX512 性能也是遙遙領先,最高優勢達到 42%。由此可見,銳龍 5 8600G 的 Zen4 架構和全大核設計確實在能效方面優勢巨大。
圖形性能部分,銳龍 5 8600G 內置的 Radeon 760M 對新 API 和應用的支持遠好于酷睿 i5 14500 內置的 UHD770,性能方面更是遙遙領先,在基準測試中提供了超過 3 倍于 UHD770 的性能。雖說商用機主要作用不是玩游戲,但更強的 GPU 無疑能在各種 3D 應用中獲得更高生產力和效率,這也是銳龍 5 8600G 的巨大優勢所在。同時,由于銳龍 5 8600G 擁有強大的 CPU+GPU+NPU 全能 AI 加速設計,相對只有羸弱集顯的酷睿 i5 14500 來說能夠更好地適應 AI 加速需求越來越多的商用辦公環境,從這一點來講,銳龍 5 8600G 也是 AI" 戰未來 " 的更好選擇。
平臺部分,銳龍 5 8600G 使用的是 AM5 平臺,默認支持 DDR5 5200(JEDEC 標準)內存,而酷睿 i5 14500 的商用機型一般默認使用 DDR4 3200 內存或者 DDR5 4800 內存(JEDEC 標準),在帶寬方面落后于銳龍 5 8600G。而且現在 DDR4 內存已經停產,如果是搭配 DDR4 的機型,未來擴容成本會很高,也沒法再升級 DDR5 內存。再者,AM5 平臺未來還可以升級銳龍 9000 系列 APU,酷睿 i5 14500 使用的 LGA1700 平臺已經淘汰,無法再繼續兼容下一代處理器,因此在平臺生命力和保護企業投資方面,也是銳龍 5 8600G 完勝。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企業采購具備主流級性能、擁有出色適應性和可維護性,而且還具備戰未來 AI 功能的高性價比商用臺式機,作為 N-0.5 代主流甜品的銳龍 5 8600G 機型堪稱全面超越酷睿 i5 14500 機型的解決方案,也是當下最值得選擇的主流商用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