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元宇宙概念在科技領域快速興起,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廣泛關注。從各大科技企業競相布局,到資本市場對其熱情追逐,元宇宙已從科幻小說中的幻想場景,逐步融入現實生活。
元宇宙的核心在于營造沉浸感與實現交互性,而VR大空間技術恰好契合了這兩大核心需求。借助高精度定位、全身動作捕捉以及多人協同技術,VR大空間使用戶能夠在真實物理空間中自由行走,同時與虛擬世界進行無縫互動。這種"虛實交融"的體驗,正是推動元宇宙從概念走向現實的關鍵一步。3月21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關于促進虛擬現實電影有序發展的通知",這一舉措無疑為VR大空間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據相關數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元宇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0億美元,其中中國將以28%的市場份額,成為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市場。
盡管我國元宇宙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一些調整與變化,但在政策扶持、產業韌性以及行業應用落地等方面,仍展現出獨特的優勢。元力社在過往的文章中,已多次對元宇宙的發展動態進行匯總分析。
在本期內容中,元力社將重點梳理2025年6月中國發布的與元宇宙產業及技術相關的政策,旨在幫助讀者及時掌握政策動態,洞察元宇宙產業的發展趨勢。
省級
山東省
6月26日,《山東省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印發。
《行動計劃》指出,力爭到2027年,全省機器人制造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培育產值超20億元的機器人制造領軍企業3家以上,布局建設覆蓋工業、服務、特種和人形機器人四大領域的創新平臺。
其中提到,加強前瞻技術布局。把機器人前沿技術和關鍵裝備列入省級科技計劃重點方向,突破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傳感器、先進伺服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快與元宇宙、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融合,探索跨學科、跨領域創新。
江西省
6月24日,江西印發《江西省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協同實施方案》。
根據《實施方案》可知,2025年,江西力爭在重點行業打造20個左右典型應用場景。到2027年,力爭建設一批高質量行業數據集,形成20個以上垂直領域行業模型和100個左右示范引領典型應用場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企業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
其中提到,推廣具身智能。鼓勵企業采購和應用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機器臂等具身智能裝備。結合真實場景推動智能人機交互、多自由度精準控制等高精度工業機器人研制發展。
福建省
6月20日,福建省教育廳發布推進"人工智能+教育"十條措施。
措施指出,到2027年,全省中小學(含中職)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高校全面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建設100門"人工智能+"精品課程、10個人工智能虛擬仿真實驗室和實訓基地。遴選推廣100個"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場景典型案例。
建設10個人工智能科研創新平臺,立項10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產業化項目、50個人工智能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建成一批智慧教育區域、智慧校園。
遼寧省
6月18日,遼寧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研究出臺20條具體措施服務人工智能產業,提出構建人工智能科技創新人才全周期服務體系,實施多項引才育才政策,為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具體來看,"十五五"期間計劃圍繞人工智能算法設計、數據處理、算力結構、測試驗證、工程應用、安全保障等開發崗位需求10萬個以上。強化大模型基礎架構與算法、量子計算、多模態智能等前沿理論與技術研究,實施自動駕駛算法、具身智能、虛擬現實等關鍵技術攻關,對新批準設立或優化整合的,經認定后一次性給予500萬元科研經費,3年內取得省部級以上單位認可的重大研究成果的,追加500萬元科研經費。
廣西壯族自治區
6月13日,《廣西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指引》正式發布。
據了解,廣西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包括三種類型:一是在人工智能細分領域建設一批人工智能新型研發機構;二是在廣西重點產業領域和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特色領域建設一批人工智能聯合創新中心;三是與東盟國家高校、院所、企業共建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
其中,支持廣西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承擔科技攻關項目,根據研發投入、成果產出等情況,給予3年科技計劃項目支持,總計不超過1000萬元。支持廣西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開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供需對接,參與場景創建,將重大場景需求凝練為"揭榜掛帥"等科技項目,予以支持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浙江省
6月10日,浙江省商務廳等17部門印發《關于支持游戲出海的若干措施》。
其中提到,加強游戲與文旅融合發展。提升旅行服務國際競爭力,結合游戲場景積極發展入境游。實施文旅自主大模型生態培育工程,開發上線"入浙游"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文旅"的浙江樣本。鼓勵游戲企業參與推出"跟著游戲去旅行"主題線路,打造沉浸式游戲場景。
推動游戲領域文化科技融合創新。加強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浙江文化數字化協同實驗室建設,推動相關高校、科研機構等加強游戲引擎、圖形渲染、動態捕捉、AI 翻譯等游戲關鍵共性和"卡脖子"技術開發,推動AI大模型、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與游戲技術融合創新發展。
黑龍江省
6月9日,黑龍江省教育廳出臺《黑龍江省教育廳推進人工智能賦能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十二條措施》。
其中提到,引導支持有辦學基礎和能力的職業院校結合自身優勢特色開設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等相關專業,加大職業院校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等專業升級改造力度,全省共建設20個左右人工智能相關專業點。
建設100門左右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專業(核心)課程。2025年秋季學期起,原則上每學期面向不同專業學生開設不少于8課時的"AI+專業"人工智能模塊化課程。構建模塊化"人工智能+"課程體系。
6月11日,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關于《2025年黑龍江省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在培育發展多元業態體驗方面,以新質生產力拓展文旅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打造全感元宇宙、AR歷史街區、城市旅拍、芬多精森林浴等新業態項目,開拓沉浸式光影秀、沿江夜航、主題夜游街區、美食夜市等夜間文娛消費場景,豐富演唱會、動漫展等,辦好第23屆哈爾濱國際啤酒節、首屆太陽島音樂節、草莓音樂節、《遇見·哈爾濱》沿江演藝、蔓越莓音樂匯、到大慶去露營、"消夏狂歡·醉美興安"南北啤酒節促消費活動等品牌活動。
6月5日,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遼寧省促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實施方案》。
根據《實施方案》可知,到2027年,實現以沈陽、大連"雙核"牽引輻射帶動,各地協同共進,千行百業深度賦能,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融合應用的新高地。
全省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體系基本形成,實現5000PFLOPS以上算力規模,攻克100項以上關鍵技術,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規模以上企業、5家以上行業龍頭企業和8個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產業集群。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能級穩步提升,應用場景賦能全面拓展,培育5個以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垂直大模型,創建一批高質量行業數據集,打造100個以上可復制推廣的標桿應用場景,發布200個以上融合示范案例,涌現一批創新典型做法和行業應用,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云南省
近期,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數字西雙版納發展規劃(2025—2035年)》。
根據《發展規劃》可知,到2027年,數字西雙版納建設見成效。西雙版納州云計算大數據中心100%完成信創替代,智能算力占比達到30%,形成5個以上"數字孿生+AI大模型"示范應用場景。打造2個以上數字文化知名IP,數字博物館、數字圖書館持續升級,數字文化體驗感不斷豐富。
其中,支持5G+4K/8K超高清視頻、5G智慧導覽、5G+VR/AR沉浸式旅游等應用規模發展,打造西雙版納數字文旅嘉年華。支持市場主體運用全息影像、裸眼3D等數字技術和裝置設備,在旅游景區、度假區、休閑街區等場所,打造一批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沉浸式數字旅游體驗空間。
市級
北京市
6月9日,北京市商務局等4部門印發《北京市擴大時尚消費專項行動方案》。
其中提出,結合"未來美城"建設,鼓勵醫療美容項目擴產和醫療美容產品研發創新,推出一批美麗健康產業個性化服務沉浸式消費場景。鼓勵企業積極應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術,創新推出VR購物、AR試穿、虛擬模特、元宇宙體驗等時尚消費場景。推動科技賦能旅游服務、商業服務等場景,鼓勵文旅場所、商業單位等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服務水平。
6月19日,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等部門印發《關于促進北京市游戲電競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辦法(暫行)》。
辦法提出,推動人工智能、AIGC等科技與游戲電競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技術成果在游戲研發、運營等各環節的創新應用。在文化科技領域課題中,加大高新技術應用于游戲研發的課題數量與申請比例。
支持游戲企業通過算力構建、大模型部署、數據治理等方式提升研發效率,進行智能化技改,根據項目可納入支持范圍的投資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獎勵。
6月23日,《北京市推動演藝高質量發展支持辦法》印發。
其中推出10條重要舉措,從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演藝新空間、精品演出、演藝企業4個方向支持演藝市場主體創新發展。
其中,在演藝新空間方面,支持演出場次多,演出形式靈活多樣,觀眾吸引力和消費帶動能力強,特色鮮明、風格突出的創新性演藝新空間,鼓勵商業綜合體、劇場影院、園區街區、公園景區、文化文物單位等活化空間利用,發展體驗式、互動式、沉浸式演藝項目,加強多業態深度融合。
對體現融合性、創新性、示范性,具有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演藝新空間項目,經綜合評定,擇優予以最高100萬元支持。
6月25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支持北京未來數字空間創新試驗區建設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意見的公告。
《意見稿》從產業特色、營商環境、綜合性創新體系、人才金融保障、國際化品牌園區等五方面,提出12條措施,旨在突出發展科幻、元宇宙、游戲、電競、虛擬現實等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北京未來數字空間創新試驗區。
其中,推廣虛擬現實、空間計算、AI等技術創新運用,支持建設LBE XR大空間、數字藝術展、數字演藝等沉浸式體驗項目,建設國家科幻公園。開展虛擬現實電影技術和應用研究,建設科幻電影體驗中心,支持引入放映虛擬現實電影,支持企業向國家電影局申請虛擬現實電影"龍標",參與虛擬現實電影和游戲等方面標準制定。
上海市
6月26日,《上海市海洋產業發展規劃(2025-2035)(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根據《意見稿》可知,到2030年,海洋產業增加值超4500億元,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海洋經濟創新示范效應顯著提升,基本形成"3+5+X"的世界級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到2035年,海洋經濟綜合實力躋身全球沿海城市前列,全面建成國際領先的現代海洋城市。
其中,豐富數智化應用場景。發展智慧港口與航運服務,通過集成大模型、物聯網、5G通信、自動化設備等技術,提升港口運營效率、船舶管理能力和航運服務效率。發展海洋智慧旅游產品和服務,依托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數字化技術,提供海洋文旅沉浸式體驗。
廣州市
6月16日,廣州開發區經濟和信息化局與廣州市黃埔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印發了《廣州開發區 黃埔區支持超高清視頻與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其中提出,推動智能終端設備、超高清攝像機、超高清輕量化制播系統、音視頻編解碼系統等產品與人工智能、XR虛擬制作、元宇宙、數字人、裸眼3D、VR/AR、5G/6G等技術融合創新,打造一批在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出行、城市管理、醫療衛生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創新項目。給予每個項目最高100萬元,政策有效期內遴選不超過5個。
6月23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根據《行動計劃》可知,到2027年,全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初見成效,L2(含)以上級別智能網聯汽車新車占比超90%,積極開放應用場景,推動自動駕駛規模化示范應用、示范運營。
對開展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示范運營車輛的封閉場地測試費用和車型認定檢測費用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臺。支持自動駕駛汽車規模化生產,對車輛應用數量達到1000輛以上并符合相關條件的自動駕駛車型,分檔次給予每個車型不超過5000萬元獎勵。
深圳市
6月26日,《深圳市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印發。
《若干措施》提出,大力發展數字服務消費。發展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門店、智慧景區等消費新場景。推進電子競技、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無人零售店、自提柜、云柜等新業態布局,拓展數字人多場景應用。支持游戲、動漫等網絡文化IP開發和內容轉化,打造多元融合消費新場景。
推動大型生活服務業線上綜合服務平臺發展。積極申報國家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推動應用智能感知設施、5G+XR、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拓展信息消費應用場景。
成都市
6月16日,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成都市數字文創產業系列政策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成都市關于培育發展數字文創初創企業的若干政策》。
據悉,該政策是全國首個精準聚焦數字文創初創企業培育的支持政策,力爭到2027年六大核心產業總規模突破5000億元,到2030年,建成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世界文創名城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邁上新臺階。
其中,在"跟蹤陪跑"項目孵化方面,聚焦影視動漫、游戲電競、創意設計、數字音樂(演藝)、網絡文學、數字文化裝備六大核心賽道及人工智能+文創、元宇宙+文創、沉浸式體驗+文創、科幻+文創等新業態。單個項目累計給予100萬元資金扶持。依托產業園區組建專項服務小組,為入選項目提供全流程跟蹤幫扶。
武漢市
6月5日,武漢東湖高新區出臺了《關于支持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發展的若干措施》。
該政策明確,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頂尖科學家,將提供最高達1億元的資金支持;對于人工智能重大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最高給予500萬元資金扶持;針對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人才,則提供200萬元資金支持。而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初創項目團隊,若達到3551創業人才標準,將給予100萬元資金支持,并且在5年內,會根據其創辦企業的動態積分情況,累計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持續資金支持。
6月20日,武漢發布了《武漢市大力支持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發展若干措施》。
該《措施》明確提出,將大力支持各類人才在武漢創辦人工智能企業。具體而言,每年將遴選不超過50家初創企業,并根據其經營發展和技術創新情況,給予10萬至100萬元的創業資助。
此外,武漢在市級重點創新創業賽事如"武漢杯""英雄杯""武創源"中,特別設立了人工智能賽道,以支持在漢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以及重點企業承接并舉辦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學術會議和重大賽事活動。對于舉辦單位,武漢將給予每場最高200萬元的資助支持。
杭州市
6月5日,《杭州市加快建設人工智能創新高地實施方案(2025年版)》正式出臺。
《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杭州市計劃投入市場的智能算力規模將超過50EFLOPS;同時,將培育出2個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基礎大模型,以及25個以上在行業內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垂直應用大模型;力爭全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的營業收入超過3900億元,規模以上的人工智能核心產業企業數量超過700家;全市用于人工智能產業的基金組建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此外,還將構建起覆蓋人工智能人才全鏈條的服務體系。
鄭州市
6月13日,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鄭州市場景驅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
根據《行動方案》可知,到2025年年底,形成20個深度融合應用場景,培育100家高成長性人工智能企業,打造2個以上行業垂直領域大模型,建成2個以上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園區,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和相關產業規模分別超過350億元和2000億元。
其中提到,利用大模型技術強化視頻生成能力、內容修復能力、內容創作能力,深化在微短劇、影視動漫等行業應用,發展數字內容產業。支持利用大模型技術促進網絡游戲、沉浸體驗、劇本娛樂等新業態發展。
大連市
近期,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大連市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
根據《行動方案》可知,到2027年,全市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力爭達到3400億元,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0%左右,全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收入達到1300億元,智能算力規模力爭達到2000PFlops。
其中,面向元宇宙、機器人訓練等發展合成數據產業。鼓勵數據領域高新技術企業面向工業制造、商貿流通、綠色低碳等多元化數據應用場景,深挖一批深度賦能、應用價值凸顯的數據產品。依托大連數谷、華錄(大連)數據湖等大數據園區,發展數據的存儲、分析、清洗等數據服務功能。
連云港市
6月16日,連云港市數據局印發《2025年連云港市算力發展專項資金實施方案》。
《方案》響應國家、省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支持該市智能算力與數據標注雙基地建設,促進在人工智能的算力、數據標注等關鍵環節的創新示范和業態培育。專項資金年度預算總額為300萬元,主要實施形式為算力券、數據標注券。
其中,支持企事業單位從相關企業購買使用智能算力資源服務,用于賦能產業發展、大模型研發應用、教學研究等,2025年當年不超過20萬元標準予以支持。
惠州市
6月17日,惠州市印發《惠州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
根據《行動方案》,力爭到2027年,智能終端產值規模約4000億元;人工智能核心零部件規模化發展,產值規模約450億元;人工智能高端電子新材料實現新突破,產值規模約150億元。
其中,智能終端產品強鏈行動方面,鼓勵TCL、龍旗電子、石頭科技等龍頭企業大力推進AI智能體開發,加快AI手機、AI可穿戴設備、VR/AR設備、AI家電等人工智能終端產品供給。支持企業加快計算機視覺、圖像感知、生物特征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新型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研發,提升人工智能終端基礎軟硬件水平,提高市場占有率。
蘇州市
6月9日,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印發《關于促進吳中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在加快布局未來產業方面,對承擔工信部未來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掛帥項目且符合吳中區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單個企業每年最高300萬元。促進工業元宇宙產業發展,對工業元宇宙解決方案服務商為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并實施的,給予補助最高100萬元。培育壯大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對第三代半導體及集成電路設計和生產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開展首輪流片驗證費用,單個企業每年最高100萬元。
南昌市
6月9日,南昌市紅谷灘區印發《關于建設全省數字經濟創新引領核心區的扶持辦法》。
《扶持辦法》從促進新增企業聚集、試點推廣應用場景、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強化資源要素支撐四個方面,提出16條措施。
在促進新增企業聚集方面,對當年新注冊或從區外新遷入九龍湖"元宇宙"試驗區的規模以下數字經濟企業給予5年營業收入獎勵,金額在2萬元-15萬元之間。在試點推廣應用場景方面,在"未來產業應用場景示范區"試點的應用場景,按實際研發投入費用30%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區內其它區域試點的應用場景,按實際研發投入費用20%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單個企業同類型應用場景的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玉林市
6月4日,廣西玉林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印發《2025年玉林市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和旅游工作要點》。
《工作要點》從九個方面出發,圍繞建設清朗繁榮文明和諧美麗新玉林的"1158"目標任務體系,持續推進文化塑城提檔升級,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其中提出,創新文化旅游消費新場景。積極運用AI技術、數字孿生、元宇宙等現代技術,賦能提升非遺展示、影視制作、文藝創作、數字文博、音樂會、實景秀等文化消費體驗,打造區域文化消費中心。發展"年輕化消費"新業態,因地制宜開展鄉村音樂會、房車露營等系列活動,提升玉林文旅對青年群體的吸引力。
肇慶市
6月初,肇慶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印發《肇慶市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試點實施方案》。
根據《實施方案》可知,建設智慧景區及文旅大數據平臺,升級數字文化場館建設,實施廣電數智化改造與精品工程。推進公共文化場館數字化發展,VR/AR技術打造虛擬展館,探索打造數字化展示示范項目,開展虛擬講解、藝術普及和交互體驗等數字化服務。
培育"文化+科技/金融/創意"新業態,建設大灣區數字創意產業人才集聚區。推動端硯、龍母、宋文化等文化遺產數字化,開發數字藏品和"玉器元宇宙"消費場景。打造虛擬IP形象,開發府城數字體驗項目,構建線上線下融合文旅新模式。
南通市
近期,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政府印發《通州區加快培育未來產業工作方案》。
根據《工作方案》可知,未來產業產值將突破300億元,招引未來產業項目50個以上,引育未來產業關聯高層次人才100名以上,形成百億級未來產業集群1-2個,引育未來產業方向股權投資基金1支以上,基金認繳規模超5億元。
其中,未來通信重點布局5G-A、6G、衛星通信、光通信等領域,發展通信網絡設備、智能終端設備、通信芯片、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和云計算網絡。積極拓展應用場景落地,支持全息通信、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擴展現實(XR)等沉浸式技術大規模應用。
注:文中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End
大空間情報
行業解讀
報告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