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6 月 30 日消息,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今日于 X 平臺發(fā)文,初步曝光了 13 寸低價版 MacBook 的硬件配置、推出目的。
同時郭明錤表示,蘋果的目標是讓 2026 年 MacBook 總出貨量回到 2020-2022 年高峰時期的約 2500 萬部(預計 2025 年約 2000 萬部);該低價版 MacBook 的 2026 年出貨量預計為 500-700 萬部。
蘋果此前曾多次更改過低價 MacBook 的外觀設計、家族定位,在喬布斯回歸蘋果初期,蘋果以 "iBook" 的名義推出了 iBook G3 Clamshell、G3 Snow 和 G4 等機型,這些機型均采用塑料外殼,前期機身外觀設計較為大膽,配色較為豐富,后期則轉向較為內斂的純白色設計,但在配置、接口等方面均落后于同期定位專業(yè)的 PowerBook。
后續(xù) Mac 電腦全系轉為使用英特爾處理器后,蘋果在 2006-2009 年初以 "MacBook" 的名義來售賣低價 MacBook,這些機型外觀延續(xù)了 iBook 的純白色設計,可維修性程度相比 iBook 有所升級,同時蘋果也用 "MacBook" 的名義推出過黑色限定版、初代 Unibody 鋁制機身機型。
2009 年,蘋果推出了全新設計的聚碳酸酯 Unibody 機身設計的 MacBook,其相比前代機型主要升級了 Multi-Touch trackpad 并取消了 FireWire 接口,該系列機型于 2011 年停產(chǎn)。
MacBook 于 2011 年停產(chǎn)后,MacBook Air 接下了低價 Mac 機型的接力棒,該系列機型有 11 英寸和 13 英寸兩個版本,在推出初期市場競爭力尚可,但在 2015 年前后由于屏幕、外圍接口等配置落后于同年代機型,競爭力逐漸下降。
2015 年 -2018 年,蘋果雖然短暫復活了 MacBook 產(chǎn)品線,但將其轉變?yōu)榱烁叨恕O致輕薄定位,在視網(wǎng)膜屏幕版 MacBook Air 推出前舊模具版 MacBook Air 繼續(xù)擔當了低價版 Mac 的門面;但 2016-2018 年許多預算型消費者更青睞于選擇 MacBook Pro(IT 之家注:無 Touch Bar,兩個雷靂 3 接口版本),因為該版本的 MacBook Pro 外圍配置更加豐富,屏幕素質更好,且比 13 英寸版 MacBook Air 只貴一點。
2018 年,蘋果推出了視網(wǎng)膜屏幕版的 MacBook Air,該機型定位高于舊模具 MacBook Air 但低于 MacBook(2015-2017),而視網(wǎng)膜屏幕版 MacBook Air 的模具也被沿用至蘋果芯片時代(M1)。
2020 年,Mac 轉為使用蘋果自研芯片后,MacBook Air(M1)擔當起了低價 Mac 的門面,該機使用原英特爾處理器 MacBook Air 的模具,直到 2024 年 3 月停產(chǎn),MacBook Air(M2)才 " 接替 " 了低價 Mac 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