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 日的到來,意味著 2025 年過去了一半。上半年,汽車產業各類的事件如同一場風暴席卷而來,讓人印象深刻,新能源汽車這條賽道、這片領域,還會有更多的故事。
那么,經歷了一場洗禮之后,各家在 6 月份和上半年的市場表現如何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每月 1 號各家車企養成了發布上個月銷量成績單的習慣,零跑汽車,總是搶先一步。
一大早的,零跑公布了 6 月份成績單,銷量高達 48006 輛,同比暴增 138%,不僅再次創下月銷新高,還連續 3 個月實現了銷量破 4 萬輛。上半年,零跑狂賣 22 萬輛新車,月均超過 3.6 萬輛,這份成績單友商們看了都自愧不如——理想 6 月和上半年銷量都不如零跑,沒想到 " 小理想 " 還是超越了理想。
" 太穩了!" 這是零跑給到大家的印象,要知道的是,有的車企拼命打造爆款,有的車企拼命維持銷量,反觀零跑,講求的就是 " 均衡 ",包括零跑 C10、零跑 B10、零跑 C11 等等,每款車型的銷量不會相差太大。均衡發展,沒有給人焦慮。
不過就在最近,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開始焦慮了,原因是小米 YU7 上市 3 分鐘就狂攬 20 萬輛大定,如此看來,零跑 B10 當初預售 48 小時訂單破 3 萬輛,可謂是微不足道。
當然,零跑和小米并不互為直接競爭對手,零跑不必做網紅車,在全域自研之下,控制好成本,實惠給到消費者,就是長期均衡發展之道。
眾多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大家知道哪幾個的爭議,比較大嗎?筆者的結論是:小米、小鵬、深藍。
小米汽車,無疑是話題締造者。4 月前,雷軍為自己代言,親自上陣宣傳新車 YU7,武漢大學的櫻花雖然浪漫,三個女孩車禍事故離世,鮮花的凋零不免讓人感到惋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車禍事故還沒有個結論,挖孔事件、鎖馬力事件接連而來,原本定在 4 月底上海國際車展亮相 YU7,推遲至 5 月。
小米汽車證明," 時間是可以撫平一切的 "。6 月 26 日,YU7 正式上市,3 分鐘狂攬 20 萬輛大定;6 月份小米 SU7 的銷量也不曾受到影響,月銷超過 25000 輛,靠著一臺車,小米汽車上半年斬獲超 15 萬輛銷量。隨著 YU7 的銷量和產能的釋放,小米汽車月銷 5 萬輛唾手可得。
相比小米,小鵬、深藍的話題性雖低一些,但也不小。自 MONA M03 爆火以來,市面上以該車作為競品的新車層出不窮,網絡上一度出現小鵬汽車副總裁和東風日產高管 " 互懟 " 畫面,所謂是 " 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都說自己的產品好,這是商業競爭中無法避免的。
6 月,小鵬汽車銷量 34611 輛,實現了 1 月份到 6 月份的月銷都超過 3 萬輛的佳績,上半年累計銷量 197189 輛,差點突破 20 萬輛。不知隨著 G7 的上市,小鵬又將邁入怎樣的階段?
再看深藍汽車,6 月銷量 29893 輛,上半年累計銷量 143236 輛,表現非常出色。自長安汽車成為央企之后,深藍汽車在公布銷量時也加上了 " 央企新能源銷量冠軍 " 的稱號。
銷量高漲的深藍汽車,實際上今年就遇到多起爭議事件,比如 " 買車可離職兩個月 "、" 車機廣告風波 ",都不得不讓 CEO 鄧承浩站出來澄清、道歉。這真是:人怕出名豬怕壯。
小米 SU7 一款車型的銷量,幾乎成為了一道分水嶺,往上,是月銷 2 萬輛、3 萬輛乃至更多的品牌;往下,是月銷 1 萬多輛甚至更低的品牌。以前都在追求月銷過萬輛,而今發現月銷過萬輛漸成常態。
6 月份,極氪銷量 16702 輛;蔚來公司 24925 輛,蔚來品牌 14593 輛;阿維塔 10153 輛;嵐圖 10053 輛;魏牌超過了 10000 輛??粗急憩F不錯,但其實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比如說極氪,001 近幾個月銷量在 3000 輛左右徘徊,還需想辦法重返巔峰。筆者認為,001 還是有實力可以和小米 SU7 抗衡的,關鍵是要將品牌力塑造好,實惠給到用戶。
嵐圖汽車,目前的銷量主力是 MPV 車型夢想家,有點走騰勢的路子的意思了,轎車、SUV 還缺少能打的車型;阿維塔的話,基本是推出一輛火一輛,但舊款的車型沒法走量;魏牌的 MPV 高山改款之后,銷量逐漸起來,不過藍山似乎有些乏力。
蔚來,這樣的成績,真的可以在今年實現盈利嗎?
截至發稿前,包括吉利銀河、鴻蒙智行等等,都還沒有公布 6 月最新銷量數據。其中,鴻蒙智行或許涉及多個 " 界 ",統計還需時間,但必然是值得期待的,尤其是問界 M8 和 2025 款 M9 推出以來,銷量連連上漲。
總結一下,家家都說自己創下了新高,但和自己比,確實是提升了,和別人比可能還差一大截。有時候一份銷量成績單,就和高考一樣,寒窗苦讀 15 年考出來的分數,可能就成為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