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時浩
隨著 2025 上半年收官,公募基金半年度業績隨之揭曉。
在經過一季度科技板塊的瘋狂行情后,二季度創新藥成為市場新一輪風口。
在經歷最近半個月的小幅回撤后,張韡管理的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依然憑借逾 85% 的凈值增長,成為上半年表現最好的產品。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藥 ETF、銀華國證港股通創新藥 ETF、萬家中證港股通創新藥 ETF 上半年凈值增長均超過 50%。
創新藥之外,北交所主題基金表現同樣亮眼。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等多只基金,第二季度漲幅超過 20%。從半年度業績來看,這些北交所主題基金,半年度凈值增長最低也接近 30 個百分點,排名同類基金前 5%。
北交所主題基金表現亮眼
具體來看,Wind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全市場共有 77 只基金(不同類別分別計算)實現超過 50% 的凈值增長。其中,張韡管理的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憑借重倉港股創新藥,其 C 類、A 類以 86.00%、85.64% 的增長,成為業內收益表現最佳的基金。在 6 月下旬創新藥回調前,該基金一度實現業績翻倍。
冷文鵬管理的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收益表現僅次于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該基金 A 類、C 類份額上半年分別實現 82.45%、82.10% 的凈值增長。
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上半年表現同樣不俗。作為 2023 年冠軍基,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上半年收益達到 72.16%,排名全市場第 7。
事實上,以北交所為主要投資方向的權益產品,在 2025 年一、二季度均實現相當程度的增長。除了上述產品,葉勇管理的萬家北交所慧選兩年定開 A、萬家北交所慧選兩年定開 C,馬翔、馬磊二人合管的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兩年定開 A、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兩年定開 C,上半年業績增長均超過 50%。
全市場基金名稱帶有明顯北交所字樣的 20 只主題投資產品,在 2025 年第一、第二季度全部都實現正增長,上半年業績表現最末的嘉實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 C,其回報也達到 28.58%,遠超過同類產品 7.80% 的平均漲幅,排名行業前 5%。
四大方向存投資機會
不同于多數滬深股票,北交所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創新型中小企業,主要具有高研發投入、專精特新集聚、戰略性新興行業三大特征。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過 90%。此外,北交所股票波動限制較為寬松,扣除新股后單日上下浮動最高可達 30%。
以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為例,這只 2023 年收益排名第一的基金,在當年實現 58.55% 業績增長后,2024 年繼續上漲 28.16%。加上 2025 年前兩個季度的 72.16% 回報,該產品單位凈值自 2021 年末成立后,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已達到 2.3140。
顧鑫峰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北交所有很多專精特新或細分領域中的龍頭,如 AI 行業的服務器液冷細分龍頭、研究膠原蛋白行業唯一拿到三類器械證的企業、以及研究算力運維和服務行業龍頭均在北交所掛牌。這些公司在細分行業地位較為穩固,長期業績增長有所保證。不過,目前多數公司的凈利潤體量并不算大,在 5000 萬到 1 億元之間,但這其中部分企業在產業鏈關鍵環節具備技術突破能力,未被資金充分關注。
對應到企業市值端,當前北交所上市的公司多數仍為中小盤股。對于這類企業,不少重倉北交所標的的基金經理均表示,應考量相關企業的研發投入與估值紀律相統一。
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的 2025 年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中,錦波生物、開特股份、路斯股份、康農種業、康比特、青矩技術、民士達、常輔股份、五新隧裝、瑞華技術(前十大重倉股合計占比約基金規模 59.47%),多數股票的市盈率低于 40 倍。
與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情況類似的是,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萬家北交所慧選兩年定開等產品中,同樣對投資標的市盈率控制較為嚴格。但與顧鑫峰集中持股不同的是,根據 2025 年基金一季報,中信建投基金的冷文鵬倉位配置更為分散,前十大重倉股合計僅占 36%。葉勇管理的萬家北交所慧選兩年定開重倉份額稍高,前十大重倉股份額約為 50%。
從市場走勢綜合來看,2025 上半年中小盤股走勢明顯優于大盤股。中金公司指出,雖然經歷前期上漲,小盤股估值有所抬升,短期波動也可能加大,但當前環境或仍有利于偏小盤風格演繹:產業趨勢及宏觀環境等相對利好小盤風格演繹,大小盤估值及擁擠度對比尚未達到極值水平。
永贏基金方面則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對于下半年 A 股市場的走勢預期,指數方面受制于關稅不確定性仍存、盈利缺乏彈性,指數級別向上的行情難度依然偏高;從下行風險來看,在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已成為明確政策目標的背景下,類平準基金的資金托底意愿較強,市場出現大幅調整的概率也相對有限。
隨著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內需逐步回穩,永贏基金認為,全 A 股非金融盈利增速未來或將見底,但后續向上的空間及彈性預計均相對有限。
下半年預計 A 股將呈現更為明顯的結構性特征,投資機會主要集中于科技、新消費、穩定紅利以及中央加杠桿四大方向:泛科技領域重點關注國產算力、AI 軟硬件應用、人形機器人、半導體、軍工等領域;體驗式消費、AI+ 消費、服務消費等新型消費形式帶來的投資機會;長久期穩定紅利的確定性溢價有望延續,關注銀行、電力、交運、運營商等;四是景氣的確定性較強,不易受外需、國內私人部門與地方政府需求擾動的電力(核電、風電、電網)、新疆煤化工、衛星互聯網、低空經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