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大媽:大家還記得 " 元芳,你怎么看?" 這句梗嗎?這句話出自電視劇《神探狄仁杰》,狄仁杰遇到疑案時,一般第一個先問貼身武將李元芳。而實際上,狄仁杰只是一個形象吧比較扁平的大臣,雖然位高權重,但是新、舊《唐書》中關于他斷案只有一句:
" 儀鳳中為大理丞,周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 "
而且哪怕在后世,描寫他斷案的故事也不多。光緒年間出過一本通俗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但也只寫了狄仁杰判的三樁奇案,篇幅不多而且人物形象并沒有那么立體豐滿。那么電視劇到底改編自哪里呢?
其實這事說起來有點難以置信:
改編自一個外國人寫的小說《大唐狄公案》,原文是英文,而這個外國人就是荷蘭漢學家高羅佩。
高羅佩出生在一個軍醫家庭,從小跟著父母去了印尼(當時是荷蘭殖民地),在印尼的中國城初次接觸到中國文化,從此癡迷不已。能閱讀后,他就找來了儒勒凡爾納的小說《一個中國人在中國的遭遇》來了解中國人的生活。但是他覺得,光看外國人寫的中國文化不過癮,我得學漢字,看原汁原味的!
回到荷蘭后,他就開始風風火火的學漢語,還請了個留學生專門教自己口語。后來他進入著名的萊頓大學,主修漢語、日語及法律,開始發表自己關于中國古詩詞的論文。為了來中國,他還特意去了外交部工作~
高羅佩本這個名字是他自己給自己取的,他原名 Robert Hans van Gulik。他把 "Gulik" 音譯為 " 高 ","Robert" 音譯為 " 羅佩 ",還給自己取了個字,叫 " 笑忘 "。
1943 年來到中國后,高羅佩結識了當時荷蘭駐華使館的中籍秘書水世芳,兩人迅速相愛并喜結連理。水世芳不是一般人,外曾祖父是洋務大臣張之洞,父親水均韶任中國京奉鐵路局局長,可謂書香門第。
當時因為戰爭,兩口子在重慶生活,許多中外名人也在重慶,所以重慶經常有文化聚會,這讓高羅佩非常高興。他精通古琴,曾師從古琴大師葉詩夢,還著有《中國琴道》一書;他的繪畫造詣也很高,擅長模仿明代木版畫;至于書法,人家行書水平極高,作品非常有收藏價值…
除了這些,他還精通英文、中文、日文、梵文、藏文等 14 種外國語言文字…
不是,上帝到底給他關了哪扇門?
閑暇時(這還能有閑暇我是服氣的),他還寫了許多小說作品,最著名的自然是《大唐狄公案》。他寫了 20 多卷,要把狄仁杰打造成中國的福爾摩斯。但是當時西方對中國并不了解,于是高羅佩愣是把中國當時的房屋、政治、司法、婚嫁、生活的細節一一描繪。他不僅用文字描繪,還親自給小說設計了封面和 100 多 100 多幅插圖… ..
除此以外,他還寫了一首一首詞牌為 " 臨江仙 " 的開篇詞:
運轉鴻鈞包萬有,日星河岳胎鮮。人間萬物本天然,恢恢天網密,報應總無偏。
在位古稱民父母,才華萬口爭傳。古今多少圣和賢,稽天行大道,為世雪奇冤。
就在你以為這已經是巔峰的時候,他又對房中術產生了興趣。原因是他出版一本小說的日語譯本時,出版公司堅持要用裸女作為封面,高羅佩不允許,說以前中國人怎么可能允許裸女出現。出版公司說,你太沒見識了,中國哪朝哪代沒有春宮圖?
然后他就發現:咦?春宮圖?
然后他就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對中國古代性文化的研究… .
他把自己的收藏和研究成果出版,分別為《秘戲圖考》和《中國古代房中考》。
就在你以為是終點的時候,這大哥晚年又對中國的自然生物充滿興趣,專門養了 4 只猿,天天觀察他們,隨時拍照錄音,一共養了七年后,寫就《長臂猿考》。這本書出版時,高羅佩已經罹患癌癥去世,按照他的遺愿,書后附有一張猿啼錄音唱片,一邊讓讀者感受李白下江陵時 " 兩岸猿聲啼不住 "。
雖然我沒有他的才華,但是我對普及性讀物 - 歷史文化研究 - 不可描述 - 動物世界這個路徑,有點熟悉…